生活雜談

關於是否要在網絡平台上進行自己的生活回顧或反思這類活動,基本已經困擾自己相當多年。一部分的自己對於這類分享總有一種覺得過於矯情的味道(自己是相當不喜歡這種感覺),一部分的自己卻也渴望某種程度的曝光能夠提升自己被理解的機率。


畢竟,被他人理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


適當的自我揭露是在人際關係建立信任,並且在推進關係的進展上非常必要的途徑。然而任何獨立存在的靈魂個體都必然不會只有一個面向,但要同時全然理解一個人的所有面向也實屬難度極高的任務。因此我們總是會在面對不同的對象時,展現出自己靈魂中的不同面向。也許是認為沒有必要讓特定對象看見那些被隱藏起來的部分,也或許是害怕被隱藏的部分一旦曝光後會讓關係變得難以預料,又或許是習慣了總是將部分的自己隱藏起來。


當然,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將近十年的國外留學生涯中,經歷好幾次靈魂粉碎後再重組的過程,尤其是近年來的變化與蛻變是尤其明顯的。但正因為要被全面的理解是極困難的,甚至在某種程度是其實是一種奢求,因此那些過去的自己始終會持續的影響對方如何評斷現在的自己,其實也是極為正常合理的。哪怕是面對家人,也同樣難逃這樣的歷程。或許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或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功課這類俗話,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我在近年來常與一段期間沒見面的朋友聊天時總會說,其實過去的我早就已經死了,看似玩笑話但實際上大概是最貼近自己真實想法的結論。大概是內心深處期待著無論對面站著的是誰,都可以重新看待此時此刻的自己,因為過去缺乏覺知的人生確實不是一個自己喜歡的自己。當然,內心深處的另一部分也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很清醒的認知到,如何在未來人生中一點一滴地逐漸翻轉過去那些對於自己的刻板印象,也會是一個必然要面對的挑戰。


而在各種這樣的靈魂深處搏鬥過程中,也更加能體悟到在獨處中與自己的對話是多麼的重要,畢竟要找到那個願意儘可能理解自己的靈魂是非常困難的(不要說可以做到,光是有意願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因此在那之前,那些尚未被理解的部分,自然就是需要自己來消化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爸爸寄來的經濟學情書》閱讀心得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策略遊戲

如何克服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