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下)
上一篇提到,資訊收集與整合是制定「長期」並且有「效率」之人生策略的最基礎要素,這些資訊從對自身的瞭解,乃至於對於世界的認識都在涵蓋的範圍之內。而在大方向的擬定確認之後,接著就是採用「樂觀積極」的態度,以及有效率地使用「專注力」來幫助策略的執行以及過程中必要的修正。
首先,有關於「樂觀積極」的定義這部分很容易讓人混淆,我所提倡的「樂觀積極」,絕非吸引力法則強調的那種心誠則靈、心想事成的概念(光靠想像力和意念就可以完成目標),對我而言那是一種相對消極被動的態度(有興趣者請自行翻閱相關書籍這裡不做進一步討論),而我所強調的是一種更為主動積極的態度。所謂的「樂觀積極」並不只是單純一種選擇而已,實際上也是一種策略(目前很火熱的創業家gary vaynerchuk說的,我非常喜歡這個說法)。
怎麼說?
第一,我們無法保證事情會因為正面積極的態度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但這個態度的關鍵在於能夠讓自己在面對困境以及「不確定性」時,更有機會看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事實上也已經有不少研究證明(這裡就不符文獻了,隨便搜尋都找得到),當人類在處於正向情緒或狀態的時候,視野是更為開闊的,自然更容易看到不同的可能性。如此一來,當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大時,難道不也是一種提升獲勝機率的途徑嗎?
第二,一個能夠真正做到盡人事聽天命的豁達個體,通常都會是幽默風趣並且很有吸引力的靈魂,而當一個人的狀態與散發的氣質具備吸引力的時候,也更容易吸引到氣質接近的個體,無論是合作夥伴、朋友亦或是伴侶。而事實上一個更好的夥伴無論是在什麼樣類型的人際關係中,都是提高獲勝機率的要素之一,聽起來是不是一個還蠻有吸引力的選項?
*注:「樂觀積極」的態度已經被證實屬於可以經由後天培養的能力,這部分之後在另做篇幅。
最後,則是在過程中有效率地使用「專注力」這項能力。首先,「專注力」意味著身心完全投入的能力,「專注力」也意味著執行戰術的能力。再好的策略,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來完成執行,同樣毫無意義(就像是有些人有很多好的想法甚至計畫,但總是半途而廢,很多時候就是缺乏「專注力」)。為什麼要說「有效率」地使用這個能力呢?因為「專注力」屬於我們認知資源的一種,而它是有限的,是會被消耗甚至耗盡的一種資源(就像是當我們很專注衝刺某些事情之後,會覺得身心俱疲乃至於無法再專心處理其他事情一樣,當然它同樣可以透過有效的休息獲得補充,這部分就留待之後再做探討)。
因此,「專注力」不僅很重要,而且還是有限的前提下,要使用在什麼地方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就像死亡意味著生命是有限的,因此選擇過什麼樣的人生自然就是我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問題)。這裡我想要分享一段Ted影片,這段影片主要講述為何很多時候明明英文能力很不錯的人,遇到外國人的時候往往無法溝通。反倒是那些英文能力很一般甚至單字也沒認識幾個,但卻可以順利的和外國人溝通,這其實也描述了很多的社會現象,比如上課不敢問問題或回答問題、不敢和陌生人搭話、不敢上台、不敢這個不敢那個。而影片提到的這兩者的差別關鍵就在於「專注力」的使用之處。前者總是將「專注力」擺在怕犯錯、丟臉等與當下瞬間沒什麼關聯的事物,而後者反而純粹將「專注力」放在當下的瞬間而已,只是在這個例子是用英文與外國人溝通。
這讓我有非常大的啟發,當我回頭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時,發現無論是在課堂上、生活日常中,甚至是比賽中,每當我總是腦海中想著要是錯了輸了怎麼辦、別人會怎麼看我、到時候我要怎麼面對⋯⋯的時候,我的表現就會一塌糊塗。而每當我表現良好、出色,甚至狀態極好的時候,通常都是自己非常「專注」在當下的事情上,無論是比賽、上台報告、與別人交談、玩遊戲⋯⋯或許,這樣的邏輯不全然適用全部人,但可以思考看看,是否絕大多數的時候其實都符合這個情境?
慢慢地我得出的結論是,「專注力」必須放在當下過程中的細節上,比如將大目標切割成很多個小目標之後的小細節、或是比賽中專注在戰術的執行、與別人交流時專注在別人的情緒以及想要表達的內容等等,也就是全然的投入到當下的過程中,而不是結果。因為結果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比如成敗、別人的看法),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過程中自己有多盡力多專注。而當足夠專注在過程中的時候,對於「不確定性」這件事自然就比較不會過度關注,不就正好不會受到那些不安全感或是恐懼的影響嗎(這在人際關係上也適用)?
*這裡提供一個個人對於調整「專注力」的做法,很多時候當我們處於一個對自己較為不利的情況,比如很緊張、狀態很差等等,「專注力」勢必會無法集中到關鍵的事物上,因此通常我都會告訴自己,下一步我要怎麼做。也就是說,無論順境或逆境,我只會關注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這樣的做法有個好處,就是我們不容易沉醉在順境的喜悅中,也不容易沈溺在逆境的無助中。有趣的是,「專注力」其實和我們的肌肉力量一樣,屬於可以訓練並且強化的一種能力,有興趣的可以私下交流,本人願意提供一些個人的經驗分享。
當然,說是很容易的,「專注力」的調整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就不會一堆人明明知道該做什麼但卻什麼都做不了),但至少可以確認的是,這是一個有限的資源,因此想要真正完成任務與目標,如何安排使用這項資源就是每個人自己要做的功課了(或是付我錢來提供一些方法也是可以)。
總結而言,不斷地收集資訊是為了讓我們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與這個世界,並且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策略。「樂觀積極」則為了讓我們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困境是必然會出現的),能夠用更為開闊的視野,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專注力」則是讓我們全力投入以及享受在我們已經決定的選項中,如此一來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已經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對我們而言或許比結果更為重要的收穫⋯⋯
我們想要過的人生,不是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