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活著,一定要追求更好的人生嗎?

上一篇 提到「順其自然」並非一個明智的人生策略,所得到的回饋引發一個我個人覺得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活著,一定要追求更好的人生嗎? 這是一個我個人認為永遠不會有答案的問題,首先光是「更好」或「人生」的定義就足夠想破頭了,要是再加上解決動機問題(即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更好人生),恐怕會是一個沒完沒了的過程。然而我卻認為這樣的思考過程其實非常有價值,因為唯有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你才更有可能直接面對自己的內心深處,看見自己實際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就如我之前說過的,有關人生抉擇,我始終認為是無關對錯的,因為人生並不存在標準答案,除了生死,我也不認為生命有絕對真理(每個宗教的主張都不一樣,請問哪個才是真理,歡迎來找我傳教)。因此,無論此時此刻我們是在做好充分的準備下去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抑或是選擇不做過多的努力而隨波逐流,都無法保證未來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一個面貌。 既然努力或不努力,都無法確定未來,更不要說會不會成功,那為什麼要努力?活著已經足夠困難,我想要更輕鬆自在的生活,不可以嗎?面對複雜至極的世界,我已經身心俱疲心如死灰,想要耍廢彌補心靈,有什麼問題? 其實,完全可以,完全沒問題的。 自己的人生該如何經營,是一個全然主觀的議題,意味著其實只要你過的是自己想要的,誰也無法阻攔你(白話的說,就是只要你爽就可以)。但我想要提供另一個視角,讓那些此時此刻正因為覺得人生太苦太難、身心俱疲因而更想要無憂無慮的你/妳可以參考,雖然人生該怎麼過是一個主觀至極的議題,但不能忽視的是,我們所生存/生活在的是一個極度現實的世界,這是一個赤裸裸並且客觀至極的事實。這個現實的世界,並不會因為你太困苦、運氣太差,或其他多麼悲慘的原因而同情你,更不會因此而安排一個人來拯救你的人生,它就只是靜悄悄地不斷往前推進。 我想表達的是,人生抉擇確實無關對錯,但你必須為此負起全部的責任 。 無論你做了什麼樣的選擇,你都需要考慮到可能的後果,並且為此負起責任。當你選擇更積極地面對與挑戰人生,就表示免不了一定要承擔更多的痛苦與失敗,但同時也意味著若成功了將會得到更大的回報;當你選擇更消極地面對人生,就表示當下或許不需要面對困境與煎熬,但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這是一個貌似很公平的交易,但其實並不是。就如前面說的,這個世界是不

「順其自然」,其實並不是一個明智的人生態度

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人生歷程被安排好社會中,當然我相信8、90後的族群,大致上大家的前三分之一甚至前面一半的人生過程,基本上沒什麼太大差異。大概就是小學、國中、高中,然後一直到大學(可能還會有研究所)畢業,接著就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開始為自己的未來人生努力。至於工作之後能否最終走向自己嚮往的人生,就不是一個大部分人都類似的旅程了。 坦白說,自己一直到研究所後半段以前,也都是這樣的歷程。因為從小就是在一個既定的框架下成長,因此很自然的就會打從心底認為自己的人生面貌大概就會是上面提到的那樣,時間點到了,一切就水到渠成,也是我從小到大只要面對人生的不確定性,總會會得到的回覆:順其自然。 也因為這樣,每當面對人生困境,尤其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之時,當別人問起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想法的時候,我也總是很本能會回應:「就順其自然吧,反正時間到了,該來的就會來」。有沒有聽起來很熟悉?事實上,「順其自然」這四個字,在我看來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面對不確定性時候的標準官方回答。 而我在過去的那些日子,也確實打從心底相信,只要持續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反正上天一定不會虧待自己的。 直到近些年不得不面對人生走向的時刻,我才赫然覺醒。當然這過程不得不提到兩本影響我個人非常深刻的書,甚至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原來的世界觀,一本是《人類簡史》,另一本則是《富爸爸窮爸爸》,詳細內容就不多說,有興趣者請自行翻閱,但個人非常推薦。 本文的重點是,「順其自然」,並不是一個明智的人生態度,說白了就是當你抱持著「順其自然」的思維去面對人生時,基本上是不會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的,就算過上了,也只能說是運氣很好而已。讓我們先來看看在成語辭典中是如何詮釋「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 順其就是不主動,聽之任之,"順,服從,不違背,順從。其,無非是指他。自然,是沒有經過人為的手段,而使其保持自身的物質。 解釋:將順:隨勢相助。美:好事,美德。順勢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順從其美”。   順其自然,就是聽之任之,不發揮人的積極主動性,純粹只讓其自身發展. 」 總結來說,「順其自然」其實就是一種消極(也可以說是「佛系」)的人生態度,一種不追求、不規劃、不思考,將一切交給所謂的上天來決定。說穿了,就是不願意努力而純粹想靠運氣罷了,和「盡人事聽天命」是完全兩種不同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策略遊戲

人生之複雜,無須贅述,從千百年來皆沒有一個讓大多數人滿意的說法便可得知。對於什麼樣的人生更值得追求,更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價值觀(當然也會有人由始至終都不知人生為何物)。但無論這些思想上的差異為何或多大,這些年的個人經歷讓我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若想要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過上一個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勢必要懂得運用策略的概念,才更有可能完成自己的最終目標。 策略,廣義來說就是透過一連串的活動或執行步驟,來完成某些特定的目標或任務。 至於人生的定義或意義,我想我給不了哪怕一個廣義的說法,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哪怕是再偉大的哲學家也從來沒有給出一個肯定並且標準的回答。但我想我們都不會否認,每個人對於自己的人生皆有自己渴望擁有或達到的一些特定的人事物,無論是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想要和什麼樣的人一起、想要給身邊的人乃至於這個世界帶來或留下些什麼,我們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不管你要說是夢想、理想、目標還是任務,但這些概念都屬於一種需要有方法、有步驟才有可能完成的事務。 就像你想要變富有,你就得思考如何累積財富,而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自然在策略上也就有所差異;又比如說你想要找到一個真正喜歡的工作,那你得先思考要是否有哪些條件是必須具備的,要如何一步一腳印的逐漸達到目標,要繼續深造?先出社會工作幾年?靠關係? 因此,要使用什麼樣的方法、步驟方能達成目標,這些都屬於策略的範疇。那如果想過一個完全輕輕鬆鬆毫無壓力也毫無追求的人生,是否就可以不考慮策略,或是說採用純粹順其自然的策略呢?可以的,但必須得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在這樣一個殘酷的社會中,什麼都不思考也不讓自己總是推進一步,對於未來毫無追求,只求小確幸的人生態度,難道就不需要面對可能被社會淘汰的危機嗎?想要一個高枕無憂的生活,一份穩定的工作,甚至是一個穩定相處的伴侶,只是順其自然就會擁有嗎? 別傻了,很多時候哪些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人生,往往都在背後付出了無數我們看不到的心酸和血汗。你可以選擇用消極放縱或是說得過且過的策略來過自己的人生,這只是一種選擇,無關對錯,但你就必須承擔若接下來沒有夠好的運氣來支撐自己的話,那些可能隨之而來的困境。儘管人生並不完全是零和遊戲,但不能否認的是,我們始終活在一個物競天擇的世界。 這個世界因為足夠大,所以強者與強者之間可以透過互相合作完成雙贏,而不是非得要拼

解讀「遊戲理論」,我們該如何如何玩好人生這場遊戲?

我們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你可以將人生看成是一場戲劇來撰寫自己的劇本,但我更傾向於將人生當成一場遊戲來經營。既然是遊戲,就表示需要策略的運用與執行,才有機會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然而在談策略以前,我們得先瞭解「遊戲」本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遊戲理論(Game Theory)將遊戲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有限遊戲(Finite Game)與無限遊戲(Infinity Game)。在有限遊戲中,有已知的玩家、各方都同意的目標、明確的規則比如場地界線、開始與結束的時間以及明確的贏家與輸家,亦即在有限遊戲中,贏得比賽是玩家們的首要目標。就像是一般的球類競賽中,比如足球比賽,我們都知道比賽會如何開始如何進行,贏家與輸家要如何裁定,而隨著贏家的出現,比賽就結束。 而在無限遊戲中,參與其中的除了有已知的玩家、也有未知的對手,沒有明確固定的遊戲規則,意味著規則是可以隨時改變的,而遊戲的最終目的並非為了取勝,而是為了無限期延續遊戲本身,直到某一方無法承受或缺乏資源而退出遊戲。然而,在無限遊戲中,無論結局為何,因為沒有明確的遊戲規則,因此不會有所謂的贏家或輸家,比如商業領域,在多變的市場中,既沒有明確的規則、標準或是期限,假如你是某個公司的老闆,你要如何設定一個標準或是期限,證明自己打敗了那些已知甚至是未知的對手? 在一場有限遊戲中,當兩個(或多個)有限遊戲的玩家進行對抗的時候,這場遊戲或比賽會很穩定,就像是一般的競技比賽一樣。同樣的,在無限遊戲中,兩個(或多個)無限遊戲的玩家彼此之間互相進行各種策略交鋒時,這場遊戲的過程同樣相對穩定,因為參與方都知道自己身處在一個什麼樣類型的遊戲當中,也知道該使用合適的策略來進行遊戲。那 如果是有限遊戲玩家與無限遊戲玩家之間的對抗,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取決於玩家們在什麼樣的遊戲類型中 。 倘若在一場有限遊戲中,在各方都為了爭取勝利的情況下,一個無限遊戲玩家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佔上風。就像是在一場足球賽中,很難想像當每支隊伍都全力以赴以便達到取勝目的的同時,卻有一支隊伍不求勝負,只求延長比賽,這在現實世界中基本不太可能會出現 。而在無限遊戲中, 因 為有限遊戲玩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打敗對手,成為遊戲中的贏家,然而無限遊戲玩家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勝負,而是為了能夠延續遊戲或對抗。於是乎,有限遊戲玩家在持續的對抗之後,

關於「樂觀積極」(下)

上一篇 提到了「樂觀積極」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與能力,接下來將會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用什麼樣的途徑來培養或是練習這項能力。事實上無論是坊間或是學術界都可以找得到不同的方式,像是冥想、每天寫下三件值得感謝的小事、每天給自己一個新的小挑戰等等,關鍵還是得找出適合自己的一套模式。以下就主要分享幾個個人目前比較偏好的方式: 保持運動的習慣 首先,人類大腦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稱為「多巴胺」的化學物質,這是一種會讓人感到興奮、開心的神經傳導物質(吸毒、賭博、使用手機等上癮行為皆會激發分泌「多巴胺」)。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樂觀積極」的人生玩家,讓自己長期處於一個正向的狀態是必須的,而養成運動的習慣正好滿足這個條件。至於具體運動時間、時長、強度、類型等則因人而異,關鍵在於是否有長期運動的習慣。 對世界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 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工作、世界大事等,始終保持好奇心,不要停止讓自己吸收新知識。因為好奇心可以讓我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那是一種絕大多數人成年出社會之後都無法體驗到的絕妙體驗,不僅僅是因為開闊視野能夠讓我們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與選項,光是學習過程中的愉悅就已經是一種讓自己處於正向狀態的選擇。 不斷地設立目標,並且完成目標 我們總是說人生要找到值得奮鬥一輩子的偉大目標,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要追求所謂的偉大目標。因此,不斷地根據現階段的生活去設立中短期目標,比如運動習慣的養成、閱讀時間的加長、賺錢能力的提升,乃至於對某個領域的學習等等,我們不需要透過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來證明自己的人生,而是透過不斷地完成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為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當然,目標的設立也是需要技巧的,這部分就之後再另作討論。 分享經歷 研究顯示,當人們和他人分享或慶祝正向生活事件時,他們就會從中獲取超乎正向事件本身益處的額外效益,心理學家Gable與同僚把此過程稱為資產效益化(capitalization)(亦即把正向事件當成資產投資,從而獲得額外的效益)。有分享的日子,亦即有告訴別人當天最重大的個人正向事件,生活滿意度與正向情感都會增高。 上述所提到的方法,都是需要時間與歲月的積累才能逐漸看到其效果。假如你想成為一個「樂觀積極」的人,不可能會有一種方法會讓你像吃了仙丹一樣馬上就達到你想要的目標,想要